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7期刊登的《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作用路径与体系构建》一文,从对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入手,提出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,按照“防、控、治、管”的思路...
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7期刊登的《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进展、问题及对策》一文,梳理了新污染物风险防范与治理的国际典型经验,总结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进展,并剖析了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...
5月6日,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路桥工程分公司与《中国环境监察》杂志社开展党建共建暨签署“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”宣展活动战略合作仪式在环境大厦隆重举行。
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5期的《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 协力守护和谐安宁家园》一文对《行动计划》进行了解读。
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5期刊登的《以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推进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研究》一文,对流域生态补偿、排污权交易这两项政策的内涵开展辨析,认为两者都具有货币补偿特征、都具备生态产...
肩负人民重托,承载职责使命,汇聚磅礴之力,建功崭新征程。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,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,共襄民族复兴历史伟业,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...
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3期刊登的《当前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和完善建议》一文,从农业碳汇的概念、特点切入,重点阐述了碳票、农产品碳标签、农业碳汇交易、农业碳汇信贷、农业碳汇投融...
《环境保护》2023年第3期刊登的《生态系统碳汇特征分析及对我国生态系统碳汇发展的启示》一文,依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,对生态碳汇主要特征进行梳理分析,在此基础上围绕我国未来生态碳汇发...
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,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。生态保护红线占地面积大、涉及范围广、生态类型多,如何进行监管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长效管理...
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高效的融资机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标的关键。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并强化政策协同,是促进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基础和保障。